慢肺阻和慢阻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該病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與長期吸煙、空氣污染等因素相關,需通過肺功能檢查確診。
1、命名差異:慢肺阻與慢阻肺均為COPD的中文俗稱,源于對英文術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的不同翻譯習慣。醫學文獻中更常用"慢阻肺"表述,但兩者在臨床診斷標準、ICD疾病編碼上完全一致。
2、核心病理:疾病本質是氣道慢性炎癥導致小氣道狹窄和肺實質破壞。病理改變包括支氣管黏液分泌增多、纖毛功能受損、肺泡壁彈性纖維斷裂,這些變化共同造成不可逆性氣流受限。典型肺功能表現為FEV1/FVC比值<70%。
3、主要誘因:長期吸煙是首要危險因素,煙草煙霧中的焦油和自由基直接損傷氣道上皮。職業性粉塵接觸、生物燃料暴露、反復呼吸道感染也是重要誘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屬于遺傳性致病因素。
4、典型癥狀:咳嗽咳痰晨間加重是早期表現,隨著病情進展出現持續性呼吸困難。急性加重期可見膿性痰、喘息和胸悶。晚期患者常合并肺心病,出現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等右心衰竭體征。
5、診療規范:確診需結合癥狀史和肺功能檢查,胸部CT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穩定期治療采用支氣管擴張劑如噻托溴銨、沙美特羅聯合糖皮質激素,急性加重需抗生素治療。氧療適用于靜息血氧飽和度≤88%的患者。
日常應嚴格戒煙并避免二手煙暴露,冬季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飲食宜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推薦腹式呼吸訓練和八段錦等柔緩運動。病情穩定期可進行6分鐘步行測試評估運動耐力,中重度患者建議參與肺康復計劃。定期隨訪需監測肺功能年下降率,警惕合并肺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