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的診斷需結合臨床癥狀和醫學檢查綜合判斷。典型表現為肛門周圍反復流膿、腫痛,可觸及條索狀硬結通向肛內,部分患者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
一、典型癥狀表現:
肛瘺患者常見肛門周圍皮膚存在外口,持續或間斷排出膿性分泌物,局部皮膚潮濕瘙癢。急性發作期可見紅腫熱痛,按壓有波動感;慢性期可觸及條索狀瘺管通向肛門。部分患者排便時疼痛加重,偶有糞便或氣體從外口排出。
二、臨床檢查方法:
肛門指檢可觸及內口處凹陷或硬結,探針檢查能明確瘺管走向。肛門鏡可直接觀察內口位置,亞甲藍染色試驗可顯示瘺管全程。必要時需進行盆腔MRI或超聲檢查,準確判斷瘺管與括約肌的關系,排除克羅恩病等特殊病因。
日常護理需保持肛門清潔干燥,便后溫水坐浴可緩解不適。飲食宜清淡富含膳食纖維,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癥狀。適度運動促進腸道蠕動,規律作息預防便秘。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處理導致感染擴散或假性愈合。肛瘺極少自愈,規范手術治療是根治的關鍵,術后需嚴格遵循醫囑進行創面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