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婦能否順產需綜合評估母嬰安全,分娩方式由產科醫生根據個體情況決定。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壓、胎盤異常、胎位不正、多胎妊娠、既往剖宮產史等。
1、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可能增加胎盤早剝、子癇等風險。輕度患者可通過低鹽飲食、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中重度需藥物控制血壓,常用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甲基多巴。血壓控制穩定且無其他并發癥時,經評估可嘗試陰道分娩。
2、胎盤異常:前置胎盤或胎盤植入可能導致產時大出血。完全性前置胎盤需擇期剖宮產;邊緣性前置胎盤若出血量少,胎心監護正常,可嚴密監測下試產。胎盤植入需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子宮切除術。
3、胎位不正:臀位或橫位可能造成難產。孕30周前可通過膝胸臥位矯正胎位,艾灸至陰穴輔助轉胎。孕36周后持續臀位建議剖宮產,但經評估符合條件者可在經驗豐富的產科團隊監護下嘗試臀位陰道分娩。
4、多胎妊娠:雙胎妊娠若第一胎兒為頭位、預估體重均<3500克,可考慮陰道分娩;三胎及以上建議剖宮產。分娩過程中需持續胎心監護,第二胎兒娩出后警惕產后出血。
5、既往剖宮產史:子宮瘢痕厚度>3mm且無其他高危因素,可嘗試剖宮產后陰道分娩VBAC。需選擇具備緊急剖宮產條件的醫院,產程中禁用縮宮素,密切監測子宮破裂征象如劇烈腹痛、胎心異常。
高危孕婦應定期產檢,控制體重增長在11-16公斤范圍內,每日監測血壓和胎動。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適量攝入核桃、亞麻籽等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孕晚期可練習拉瑪澤呼吸法,每周進行3次低強度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出現持續性腹痛、陰道流血或胎動減少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