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出血可通過痔瘡膏、抗生素軟膏、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局部麻醉藥膏、中成藥膏等方式治療。肛門出血通常由痔瘡、肛裂、直腸息肉、肛周感染、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
1、痔瘡膏:痔瘡是肛門出血最常見的原因,表現為無痛性便血或滴血。痔瘡膏含有血管收縮劑和抗炎成分,如氫化可的松痔瘡膏、復方角菜酸酯乳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使用時需清潔肛周并保持干燥,每日涂抹2-3次。
2、抗生素軟膏:肛周感染可能導致局部膿腫或潰瘍出血。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藥膏可抑制細菌繁殖。感染性出血常伴有紅腫熱痛,需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療。
3、糖皮質激素類藥膏:炎癥性腸病或嚴重肛裂引發的出血,可短期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這類藥膏能減輕黏膜水腫,但連續使用不宜超過1周,避免皮膚萎縮。
4、局部麻醉藥膏:肛裂引起的劇烈疼痛伴出血,可選用含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的麻醉藥膏。此類藥膏能阻斷神經傳導,緩解括約肌痙攣,促進裂口愈合。需注意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
5、中成藥膏:云南白藥痔瘡膏、京萬紅軟膏等含三七、地榆等止血中藥。適用于輕度出血或作為輔助治療,具有涼血止血功效。過敏體質者需先做皮膚測試。
日常需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避免久坐久站。出血持續3天以上或伴隨發熱、貧血時需肛腸科就診,排除直腸腫瘤等器質性疾病。溫水坐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配合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