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奶水過多可通過調整哺乳頻率、冷敷緩解脹痛、手動擠出少量乳汁、穿戴合適胸罩、咨詢醫生使用藥物等方式改善。奶水過多通常由哺乳初期泌乳反射活躍、嬰兒吸吮需求不足、飲食營養過剩、激素水平波動、乳腺導管通暢等因素引起。
1、調整哺乳頻率:
增加哺乳次數能有效減少乳汁淤積。建議按嬰兒需求哺乳,單側哺乳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避免過度排空乳房刺激更多泌乳。哺乳時可先喂脹痛明顯的一側,若嬰兒吃飽后仍有脹感,可短暫哺乳另一側5分鐘左右。
2、冷敷緩解脹痛:
冰袋或冷毛巾敷于乳房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每次冷敷10-15分鐘。注意避開乳頭區域,冷敷前可擠出少量乳汁軟化乳暈便于貼合。冷敷后配合輕柔打圈按摩,從乳房外圍向乳頭方向疏導淤積乳汁。
3、手動擠出少量乳汁:
當脹痛難忍時,可洗凈雙手后輕壓乳暈后方擠出少量乳汁至舒適狀態。切忌完全排空,擠出量以緩解緊繃感為宜。建議使用接奶器收集多余乳汁,儲存的母乳需標注日期并冷藏保存。
4、穿戴合適胸罩:
選擇無鋼圈、純棉材質的哺乳胸罩,罩杯需完全包裹乳房避免壓迫。夜間睡眠時可穿著稍緊的運動內衣提供適度壓迫,但需確保不影響血液循環。避免長時間俯臥姿勢睡眠加重乳房受壓。
3、咨詢醫生用藥:
嚴重脹奶伴發熱需排除乳腺炎,醫生可能建議短期使用溴隱亭等抑制泌乳藥物。中藥炒麥芽代茶飲也有回奶效果,但需在中醫師指導下配伍使用。禁止自行服用雌激素類藥物或過度限制水分攝入。
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量攝入湯水及高脂肪食物,適量補充卵磷脂可降低乳汁黏稠度。哺乳期建議穿著前開扣衣物方便隨時哺乳,保持心情愉悅有助于泌乳平衡。若出現持續發熱、乳房硬塊紅腫或膿性分泌物,需立即就醫排除感染。產后6-8周泌乳量會逐漸與嬰兒需求達到平衡,期間可通過哺乳日記記錄喂養情況以便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