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手術后是否需要化療需根據病理分期、淋巴結轉移等情況綜合評估,術后輔助化療可降低復發風險。
1、分期決定:
I期結腸癌通常無需化療,腫瘤局限于腸壁內。II期存在高危因素如低分化、脈管侵犯需考慮化療,III期伴有淋巴結轉移者常規推薦術后輔助化療。
2、分子檢測:
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患者對化療敏感性較低,需結合基因檢測結果調整方案。RAS/BRAF基因突變狀態影響靶向藥物選擇。
3、化療方案:
常用方案包括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CAPEOX卡培他濱+奧沙利鉑等,療程通常持續3-6個月。藥物選擇需評估患者耐受性。
4、體能評估:
老年或合并基礎疾病患者需進行ECOG評分,體能狀態較差者可考慮減量或單藥化療。化療期間需監測血常規及肝腎功能。
5、復發監測:
完成化療后需定期復查CEA、腸鏡及影像學檢查。出現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需考慮二次手術或聯合靶向治療。
術后飲食宜選擇高蛋白、低纖維的魚肉蛋奶,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增加腹壓動作。化療期間注意口腔護理,每日監測體溫預防感染。定期隨訪需包括胸部CT、腹部超聲及腫瘤標志物檢測,術后2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