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眼睛保護可通過控制用眼時間、保持用眼距離、增加戶外活動、均衡營養攝入、定期視力檢查等方式實現。兒童視力問題通常由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光線不足、缺乏戶外活動、營養失衡、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40分鐘,建議每20分鐘遠眺20秒以上。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學齡前兒童每天屏幕時間控制在1小時內。閱讀時保持書本與眼睛距離30厘米以上,避免躺著或趴著看書。
學習環境光線應均勻柔和,避免強光直射或光線不足。夜間使用臺燈時需同時開啟房間主光源,減少明暗對比。電子屏幕亮度需與環境光線匹配,避免在黑暗環境中使用發光設備。
每日保證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時間,陽光中的自然光線能刺激視網膜多巴胺分泌。球類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可鍛煉眼部調節功能。戶外視野開闊的環境有利于緩解睫狀肌緊張。
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含葉黃素的玉米、蛋黃,以及深海魚中的DHA。限制高糖食品攝入,過量糖分可能影響鞏膜膠原蛋白合成。保證充足飲水,避免眼表干燥。
3歲起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每半年進行專業驗光檢查。發現瞇眼、揉眼、歪頭視物等異常需及時就診。假性近視可通過視覺訓練恢復,真性近視需在醫生指導下配鏡矯正。
建立良好用眼習慣需家庭和學校共同配合,課桌椅高度應符合兒童身高,閱讀材料字號不宜過小。保證每日9-10小時睡眠,睡眠不足會影響淚液分泌。冬季使用暖氣時注意保持室內濕度,必要時使用人工淚液。堅持眼保健操訓練,通過穴位按摩改善眼部血液循環。選擇防藍光眼鏡需經專業驗配,避免自行購買不合格產品。注意觀察兒童是否有頻繁眨眼、畏光等異常表現,這些可能是視疲勞或眼部疾病的早期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