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后可通過補充水分、避免劇烈運動、觀察針眼、均衡飲食、及時就醫等方式護理。
獻血后24小時內需增加水分攝入,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2000-3000毫升。可選擇溫開水、淡鹽水或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濃茶咖啡等利尿飲品。水分補充有助于恢復血容量,預防獻血后頭暈乏力等癥狀。
獻血后12小時內禁止進行游泳、跑步等劇烈活動,24小時內避免提重物或高空作業。上肢采血部位需保持放松狀態,防止局部血腫。適當散步等輕度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但需控制心率在100次/分鐘以下。
采血部位需保持敷料干燥4小時,24小時內避免沾水。如出現針眼周圍淤青,可采取冰敷15分鐘/次。局部紅腫熱痛或滲血持續超過8小時,需及時消毒處理。異常出血或皮下血腫直徑超過3厘米應就醫。
獻血后需重點補充含鐵、蛋白質、葉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等。建議增加紅肉、蛋黃、海帶等高鐵食物攝入,配合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避免短期內大量攝入高脂食物,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
出現持續頭暈、心悸、冷汗等低血容量癥狀,或采血肢體麻木刺痛需立即就醫。獻血后2周內如發現皮膚黏膜蒼白、異常乏力等貧血表現,應檢測血紅蛋白水平。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監測。
獻血后1-2天可適量增加牛肉、豬肝、深色蔬菜等造血原料的攝入,配合紅棗枸杞等藥食同源食材。恢復期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建議保持7-8小時睡眠。采血側手臂48小時內不要測量血壓,兩周內避免重復獻血。出現發熱等不適癥狀應及時聯系血站或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