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過少可能表現為胎動減少、宮高腹圍增長緩慢、胎心監護異常、超聲檢查羊水指數≤5cm、分娩時出現胎兒窘迫。
孕婦自覺胎動次數明顯減少或減弱,可能與羊水緩沖作用下降導致胎兒活動受限有關。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若12小時內少于10次需警惕。建議采取左側臥位,通過胎心儀監測胎兒狀況。
產檢時發現宮高增長值低于孕周標準,腹圍測量數據停滯。子宮張力增高呈"緊裹感",觸診胎兒輪廓清晰。這種情況需結合超聲評估羊水量,排除胎兒生長受限。
胎心監護顯示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基線變異減少。羊水不足使臍帶受壓風險增加,導致胎兒缺氧。需立即進行生物物理評分,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改善胎盤灌注。
超聲測量最大羊水池深度≤2cm或羊水指數≤5cm可確診。可能伴隨胎盤鈣化、胎兒腎臟發育異常。需動態監測羊水量變化,嚴重者需羊膜腔灌注治療。
臨產后易出現胎心減速、羊水糞染。宮縮時臍帶受壓概率增加3倍,可能需緊急剖宮產。破膜后可見少量粘稠羊水,胎兒皮膚干燥脫屑。
孕婦應每日記錄胎動,保持每日2000ml水分攝入,適量食用冬瓜、鯽魚等利水食物。避免長時間站立,睡眠時抬高下肢。每周進行胎心監護,超聲監測羊水變化。出現胎動驟減或腹痛需立即就診,必要時住院進行靜脈補液治療。妊娠晚期可嘗試羊膜腔灌注,分娩時需配備新生兒復蘇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