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射出無力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癥狀可能與盆底肌松弛、前列腺炎、內分泌異常、神經傳導障礙、心理因素等有關。
1、盆底肌訓練:盆底肌群松弛可能減弱射精力度,凱格爾運動可增強肌肉收縮力。每日進行3組收縮訓練,每組持續10秒,配合深蹲、臀橋等動作。避免久坐壓迫會陰部,騎行時選用寬座墊。
2、抗炎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導致射精管水腫,與細菌感染、充血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尿頻、會陰脹痛。可選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羅辛、塞來昔布等藥物,溫水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3、激素調節:睪酮水平低下可能影響射精強度,與垂體功能減退、肥胖等因素有關。需檢測性激素六項,必要時補充十一酸睪酮或絨促性素,配合鋅、維生素D等營養素攝入。
4、神經營養劑:糖尿病神經病變或腰椎損傷可能干擾射精反射,甲鈷胺、依帕司他可改善神經傳導。控制血糖在空腹6.1mmol/L以下,避免高糖飲食加重神經損傷。
5、心理疏導:焦慮抑郁可能抑制性興奮度,認知行為治療有助于緩解壓力。伴侶共同參與治療,建立規律性生活節奏,避免過度關注射精力度。
日常增加牡蠣、南瓜子等富鋅食物攝入,每周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長期未改善需排查脊髓病變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泌尿科檢查可評估精囊造影、尿流動力學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