皸裂性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刺激、局部用藥、口服藥物、光療等方式改善。該病可能與皮膚屏障受損、遺傳易感性、環境干燥、接觸過敏原、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皮膚干燥裂口、脫屑瘙癢、紅斑滲出等癥狀。
1、保濕護理:修復皮膚屏障是基礎治療,選擇含尿素、神經酰胺、凡士林的潤膚劑,每日涂抹3-5次,沐浴后立即使用鎖水效果更佳。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水溫控制在37℃以下。
2、避免刺激:減少接觸洗滌劑、消毒劑等化學物質,家務時佩戴棉質手套。選擇純棉透氣衣物,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40%-60%,避免過度搔抓導致繼發感染。
3、局部用藥:中重度皮損需外用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軟膏、曲安奈德乳膏,合并感染時聯用莫匹羅星軟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面部及皮膚薄嫩部位。
4、口服藥物:頑固性瘙癢可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免疫調節劑如環孢素適用于廣泛性病變,需監測肝腎功能。繼發細菌感染時短期使用頭孢類抗生素。
5、光療:窄譜UVB照射每周2-3次,通過抑制局部免疫反應改善癥狀,累計20-30次可見明顯效果。治療期間需加強防曬,眼周部位需專業防護。
日常需保持適度運動增強皮膚代謝,飲食避免辛辣刺激及已知過敏食物,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南瓜及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魚。病程超過2個月或出現化膿性皮損應及時皮膚科就診,排除合并銀屑病或真菌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