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由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營養缺乏、宮頸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危害包括宮內感染、臍帶脫垂、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早產等。
1、宮內感染:胎膜破裂后陰道內細菌上行侵入宮腔,可能引發絨毛膜羊膜炎。孕婦表現為發熱、心率增快、子宮壓痛,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曲松、阿奇霉素控制感染,必要時終止妊娠。
2、臍帶脫垂:胎膜破裂后羊水快速流出可能導致臍帶滑入陰道,造成胎兒急性缺氧。孕婦需立即采取膝胸臥位,急診剖宮產是唯一救治方式,延遲處理可能致胎兒死亡。
3、胎盤早剝:羊水突然減少使子宮壁壓力變化,可能導致胎盤提前剝離。孕婦出現劇烈腹痛、陰道流血、胎心異常,需緊急剖宮產,嚴重時需輸血搶救。
4、胎兒窘迫:羊水緩沖作用消失易致臍帶受壓,胎兒缺氧表現為胎心率異常。需持續胎心監護,給予孕婦吸氧、左側臥位,必要時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延長孕周。
5、早產風險:未足月胎膜早破誘發宮縮,34周前早產兒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建議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配合宮縮抑制劑如硝苯地平、吲哚美辛延長妊娠時間。
孕婦需絕對臥床減少羊水流失,保持會陰清潔,每日監測體溫和血常規。飲食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增加維生素C攝入促進胎膜修復,避免劇烈活動及增加腹壓動作。出現規律宮縮、陰道流液增多或發熱需立即就醫,未足月者建議轉診至有新生兒重癥監護資質的醫院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