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右下方疼痛可能由闌尾炎、腸易激綜合征、輸尿管結石、卵巢囊腫扭轉、腹股溝疝等原因引起,需結合具體癥狀和檢查明確診斷。
1、闌尾炎:
闌尾炎是右下腹疼痛最常見原因,典型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初期為上腹或臍周隱痛,數小時后固定于麥氏點壓痛。伴隨發熱、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升高,超聲或CT可輔助診斷。早期可嘗試抗生素保守治療,化膿性或穿孔性闌尾炎需手術切除。
2、腸易激綜合征:
功能性腸道疾病常導致右下腹隱痛或痙攣痛,排便后多緩解。癥狀與精神壓力、飲食刺激相關,可能交替出現腹瀉便秘。腸鏡檢查無器質性病變,診斷需排除其他疾病。調整飲食結構、緩解壓力、服用解痙藥物可改善癥狀。
3、輸尿管結石:
右側輸尿管下段結石可引發劇烈絞痛,向會陰部放射,伴血尿、尿頻癥狀。疼痛呈陣發性,患者常坐臥不安。超聲或CT尿路造影能明確結石位置,小于6毫米結石可通過多飲水促排,較大結石需體外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
4、卵巢囊腫扭轉:
女性突發右下腹撕裂樣疼痛需警惕此癥,常見于囊腫直徑5厘米以上者。疼痛持續不緩解,伴惡心嘔吐,盆腔檢查可觸及包塊。超聲顯示囊腫血流信號減弱,確診后需急診手術解除扭轉,保留卵巢功能。
5、腹股溝疝:
右側腹股溝疝嵌頓時出現右下腹包塊伴壓痛,可能伴有腸梗阻癥狀。查體可見不可還納腫物,腸鳴音亢進。CT檢查可明確疝內容物,嵌頓時間短者可嘗試手法復位,超過4小時或出現腹膜刺激征需手術修補。
出現右下腹痛建議記錄疼痛性質、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急性劇烈疼痛或持續超過6小時應及時就醫,完善血常規、超聲等檢查。日常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女性需關注月經周期變化,規律體檢有助于早期發現卵巢囊腫等病變。保持適度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功能性腹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