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可能由齲齒、牙外傷、牙周病、牙齒磨損、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自發性疼痛、冷熱刺激痛、夜間痛加重、咬合不適、放射性疼痛等癥狀。
1、自發性疼痛:牙髓炎典型癥狀為無誘因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疼痛程度從鈍痛到銳痛不等。患者常描述為“一跳一跳”的搏動性疼痛,可能突然發作且逐漸加劇,疼痛區域難以準確定位。
2、冷熱刺激痛:患牙對溫度變化異常敏感,冷飲或熱食會誘發劇烈疼痛。區別于齲齒的短暫敏感,牙髓炎疼痛在刺激移除后仍持續數分鐘,晚期可能出現熱痛冷緩解的特殊表現。
3、夜間痛加重:平臥時頭部血流增加導致髓腔壓力升高,夜間疼痛常較白天劇烈。患者可能因疼痛無法入睡或痛醒,需坐起或走動緩解,這是鑒別牙髓炎與其他牙痛的重要特征。
4、咬合不適:炎癥牙髓受壓會產生咬合鈍痛,患者可能下意識避免使用患側咀嚼。部分病例伴隨牙齦紅腫或輕微叩痛,但早期牙周組織通常無明顯異常。
5、放射性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同側頭部、耳部或顳下頜關節,易誤診為偏頭痛或中耳炎。上頜牙髓炎可能表現為鼻竇區疼痛,下頜牙髓炎可能被誤認為顳下頜關節紊亂。
日常應避免過冷過熱飲食,使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疼痛發作時可短暫含漱冰水緩解。建議選擇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減少甜食攝入頻率。若出現持續疼痛超過24小時、面部腫脹或發熱癥狀,需立即就診進行根管治療或拔牙處置。長期未治療的牙髓炎可能導致根尖周炎、頜骨感染等并發癥,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潛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