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雄激素過高可通過螺內酯、炔雌醇環丙孕酮、氟他胺等藥物治療,通常由多囊卵巢綜合征、腎上腺皮質增生、胰島素抵抗、肥胖、遺傳等因素引起。
1、螺內酯:
螺內酯作為醛固酮拮抗劑,能競爭性抑制雄激素受體,降低游離睪酮水平。該藥物適用于多毛癥和痤瘡癥狀明顯的患者,需注意可能引起高鉀血癥和月經紊亂等副作用,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電解質。
2、炔雌醇環丙孕酮:
復方制劑炔雌醇環丙孕酮通過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卵巢雄激素合成,同時增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濃度。該方案特別適合伴有月經紊亂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需連續用藥21天形成人工周期。
3、氟他胺:
非甾體抗雄激素藥物氟他胺能阻斷靶器官雄激素受體,改善重度多毛癥狀。雖然該藥不干擾激素水平,但存在潛在肝毒性,需每月檢測肝功能指標,妊娠期絕對禁用。
4、腎上腺因素:
腎上腺皮質增生可能與21-羥化酶缺陷、ACTH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陰蒂肥大、聲音低沉等癥狀。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可抑制腎上腺源雄激素過度分泌,需配合17-羥孕酮檢測調整劑量。
5、代謝干預:
胰島素抵抗常與肥胖形成惡性循環,加重高雄激素血癥。二甲雙胍通過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間接降低雄激素,配合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及地中海飲食,可顯著改善排卵功能和代謝指標。
除藥物治療外,每日攝入40g亞麻籽、200g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植物雌激素調節,規律進行瑜伽或游泳可緩解壓力性激素紊亂。建議每3個月復查睪酮、硫酸脫氫表雄酮等指標,持續性痤瘡或多毛需聯合皮膚科進行光電治療。生活方式調整需保持體脂率在18-24%區間,避免高升糖指數食物誘發胰島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