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兩側起皮和白色碎屑可能由皮膚干燥、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銀屑病、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保濕護理、抗炎治療、避免刺激源、局部用藥、抗真菌治療等方式改善。
1、皮膚干燥:環境濕度低、過度清潔或飲水不足導致角質層水分流失,表現為局部脫屑無紅腫。建議每日溫水洗臉后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避免使用皂基潔面產品。冬季可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40%-60%。
2、脂溢性皮炎:馬拉色菌過度繁殖引發皮膚炎癥,常見于鼻翼、眉間等皮脂腺豐富區域。表現為紅斑基底上附著油膩性鱗屑,伴輕度瘙癢。局部使用2%酮康唑洗劑或1%氫化可的松乳膏,每周2-3次硫磺皂清潔。
3、接觸性皮炎:化妝品、洗面奶或口罩材質刺激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脫屑。立即停用可疑產品,冷敷緩解癥狀,必要時短期涂抹0.1%他克莫司軟膏。選擇無香精、無酒精的溫和護膚品。
4、銀屑病:免疫異常引起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典型表現為銀白色云母狀鱗屑,刮除后可見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需皮膚科確診后采用卡泊三醇軟膏聯合窄譜UVB光療,避免搔抓誘發同形反應。
5、真菌感染:紅色毛癬菌等侵犯角質層導致體癬,呈現環狀紅斑伴邊緣脫屑。取皮屑鏡檢可發現菌絲,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或聯苯芐唑乳膏每日2次,療程至少2周。不與家人共用毛巾等個人物品。
日常護理應避免用力摩擦患處,清潔后及時涂抹含尿素的修復乳霜。飲食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辛辣刺激飲食。外出時做好物理防曬,選擇純棉材質口罩減少摩擦。若癥狀持續超過2周或出現滲液、化膿等感染跡象,需皮膚科就診排除特異性皮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