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下腹脹痛可能由經期綜合征、盆腔充血、腸道功能紊亂、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原因引起。
1、經期因素:激素變化導致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刺激子宮收縮引發疼痛。熱敷下腹部、飲用姜茶可緩解痙攣,避免生冷食物及劇烈運動。
2、盆腔充血:久坐或排卵期卵泡破裂可能造成盆腔靜脈淤血。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練習凱格爾運動改善循環,側臥姿勢減輕壓迫。
3、腸易激綜合征:焦慮或飲食不當誘發腸道痙攣。記錄飲食日志排除乳糖、豆類等易產氣食物,每日補充30g膳食纖維,餐后順時針按摩腹部。
4、盆腔炎癥: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導致輸卵管腫脹。可能與不潔性生活、器械操作有關,常伴隨異常分泌物、排尿灼熱。需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
5、內膜異位癥:異位內膜組織引發局部炎癥反應。多發于育齡期女性,常見性交痛、經量增多。腹腔鏡手術可清除病灶,GnRH類藥物如亮丙瑞林能抑制雌激素分泌。
日常增加三文魚、亞麻籽等抗炎食物攝入,每周進行3次瑜伽或游泳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持續疼痛超過72小時或出現發熱、陰道出血需婦科超聲檢查排除卵巢囊腫扭轉等急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