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松動可通過重新固定、骨增量手術、抗感染治療、修復體調整、種植體更換等方式治療。松動可能由骨結合失敗、牙周炎癥、咬合創傷、修復體設計不當、種植體疲勞斷裂等原因引起。
1、重新固定:
早期輕微松動可能因骨結合不完全導致,通過手術去除纖維組織后重新旋緊植體。需配合3-6個月骨愈合期,期間避免咀嚼硬物。適用于植體周圍無顯著骨吸收的情況,成功率約65%。
2、骨增量手術:
中重度骨吸收需進行引導骨再生術,采用人工骨粉與膠原膜填充缺損區。可能聯合使用富血小板纖維蛋白促進成骨,術后需4-8個月骨整合期。吸煙或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及戒煙。
3、抗感染治療:
種植體周圍炎需進行機械清創聯合局部用藥,常用0.12%氯己定含漱液及米諾環素緩釋藥條。嚴重感染可能需全身應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炎癥控制后評估植體存留可能性。
4、修復體調整:
咬合不平衡導致的松動需重新調磨修復體咬合面,必要時更換為彈性基臺分散應力。過度杠桿力可能加速種植體周圍骨吸收,建議使用咬合紙檢測早接觸點。
5、種植體更換:
斷裂或嚴重骨整合失敗的植體需手術取出,待骨缺損修復后重新植入。二次種植需選擇更大直徑或表面處理優化的植體,術前CBCT評估可用骨量。
術后維護需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體頸部,選擇軟毛牙刷及種植專用牙線。避免用種植牙咬開堅果等硬物,每3-6個月進行專業維護。增加鈣質與維生素D攝入促進骨代謝,吸煙者戒煙可降低30%失敗風險。出現牙齦紅腫或異常出血應及時復診,延誤處理可能導致不可逆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