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厚度超過15mm或異常出血時需考慮診刮,診刮可通過病理檢查明確內膜病變。子宮內膜增厚可能由激素失衡、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癌等因素引起。
長期無排卵或雌激素水平過高會導致內膜持續增生,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或經量增多。建議通過調整作息、減輕壓力等改善內分泌狀態,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黃體酮調節周期。
單純性增生可能與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征有關,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需通過診刮確診類型,藥物治療可選擇醋酸甲羥孕酮、地屈孕酮等孕激素制劑。
息肉形成常與慢性炎癥或局部激素受體異常相關,癥狀包括經間期出血或絕經后出血。宮腔鏡下息肉切除是主要治療方式,術后需定期復查預防復發。
慢性感染會導致內膜充血增厚,伴有下腹墜痛或異常分泌物。抗生素治療需覆蓋需氧菌和厭氧菌,常用方案包括頭孢曲松聯合甲硝唑。
絕經后內膜增厚超過4-5mm需警惕惡變可能,典型癥狀為絕經后出血。確診需依賴分段診刮病理,治療根據分期選擇子宮切除術或放化療。
日常需監測月經周期變化,避免高脂飲食及雌激素類保健品攝入。建議每年進行婦科超聲檢查,出現經期延長、經量突增等癥狀時及時就醫。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維持激素平衡,豆制品、十字花科蔬菜等膳食選擇可能對內膜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