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濕疹可通過保持耳道干燥、避免過敏原刺激、正確清潔耳道、控制慢性疾病、及時就醫等方式預防。外耳道濕疹通常由潮濕環境、過敏反應、不當清潔、皮膚疾病、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潮濕環境是真菌和細菌滋生的溫床,容易誘發外耳道濕疹。洗澡或游泳后應及時用干凈毛巾擦干外耳道,避免水分殘留。使用吹風機低溫檔保持適當距離吹干耳周,注意不要將熱風直接對準耳道。梅雨季節可使用除濕機降低室內濕度,減少耳部潮濕風險。
過敏反應是外耳道濕疹的常見誘因,需避免接觸染發劑、洗發水等化學刺激物。金屬耳飾可能含鎳等致敏成分,敏感體質者應選擇醫用鈦鋼材質。花粉季節外出建議佩戴防護帽,回家后及時清洗耳廓。已知過敏原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脫敏治療。
不當掏耳可能損傷耳道皮膚屏障,棉簽過度清潔會破壞耳道自潔功能。每月專業采耳不超過1次,日常可用生理鹽水棉球輕柔擦拭耳廓褶皺處。避免使用發卡、牙簽等尖銳物品清理耳垢,耳道瘙癢時勿用力抓撓。
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等慢性皮膚病可能累及耳道,需規范治療原發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繼發真菌感染,應定期監測糖化血紅蛋白。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遵醫囑調整免疫抑制劑用量,維持皮膚屏障功能。
耳道出現持續瘙癢、脫屑或滲液超過3天應盡早就醫。真菌性濕疹需使用酮康唑乳膏局部抗真菌治療,細菌感染可選用莫匹羅星軟膏。急性期可短期應用氫化可的松等弱效激素藥膏,頑固病例需進行斑貼試驗排查接觸性過敏原。
預防外耳道濕疹需建立健康生活習慣,每日保證攝入維生素A胡蘿卜、菠菜和鋅牡蠣、南瓜籽維護皮膚健康,適當進行游泳后耳部干燥訓練。過敏體質者建議每周3次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冬季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在40%-60%。耳道不適時可用溫熱橄欖油棉球濕敷緩解癥狀,但出現耳痛、聽力下降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