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受損可通過護肝藥物、病因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并發癥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療。肝功能受損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藥物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1、藥物治療:
護肝藥物如谷胱甘肽、水飛薊賓、甘草酸制劑可促進肝細胞修復。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療,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補充B族維生素。藥物性肝損傷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必要時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2、病因控制:
乙肝患者需長期服用恩替卡韋等抗病毒藥物,脂肪肝患者需控制體重和血糖。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需要糖皮質激素治療。病因治療是阻止肝病進展的關鍵,需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
3、生活干預:
每日攝入30g優質蛋白,選擇魚肉、豆制品等易消化食物。嚴格禁酒,控制每日油脂攝入不超過25g。保證23點前入睡,避免劇烈運動但需保持每日6000步步行。
4、并發癥處理:
肝硬化患者出現腹水需限制鈉鹽,必要時利尿治療。食管靜脈曲張需定期胃鏡監測,嚴重時行套扎術。肝性腦病患者需控制蛋白攝入,使用乳果糖減少氨吸收。
5、終末期治療:
Child-Pugh C級肝硬化患者可考慮肝移植,手術方式包括活體肝移植、劈離式肝移植。移植后需終身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定期監測排斥反應和感染指標。
肝功能受損患者需建立個體化飲食方案,每日熱量控制在25-30kcal/kg,蛋白質攝入1.2-1.5g/kg。運動以八段錦、散步等低強度有氧為主,每周累計150分鐘。每月監測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等指標,肝硬化患者每3-6個月需進行超聲和胃鏡檢查。保持接種甲肝、乙肝疫苗,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