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適應證包括腫瘤下緣距肛緣≥5cm、未侵犯肛門括約肌、無遠處轉移、病理分化程度較好、患者全身狀況可耐受手術。
1、腫瘤位置:腫瘤下緣需距離肛緣5cm以上,確保切除后能保留足夠直腸殘端與肛門括約肌功能。術前需通過直腸指檢、MRI或超聲內鏡精準評估腫瘤位置,若腫瘤侵犯齒狀線或肛管則需考慮腹會陰聯合切除術。
2、局部浸潤程度:腫瘤未侵犯肛提肌及外括約肌復合體,T分期以T1-T2為宜。若影像學提示腫瘤已突破肌層T3,需結合新輔助放化療縮小病灶后再評估手術可行性。
3、轉移灶篩查:通過PET-CT或增強CT排除肝肺等遠處轉移,區域淋巴結轉移不超過3枚N1期。存在腹膜轉移或多發淋巴結轉移者需優先考慮全身治療。
4、病理類型:中高分化腺癌更適合保肛,低分化癌、印戒細胞癌等侵襲性強類型需謹慎。術前活檢需明確脈管神經侵犯情況,存在廣泛脈管癌栓者保肛復發風險增高。
5、患者條件:心肺功能可耐受長時間腹腔鏡或開腹手術,BMI≤30kg/m2。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至8mmol/L以下,老年患者需評估認知功能以配合術后肛門功能鍛煉。
術后需堅持低渣飲食過渡至普食,優先選擇魚肉、蒸蛋等易消化蛋白,每日分6-8餐;避免粗纖維及產氣食物??祻推谶M行提肛訓練每日3組,每組15次收縮聯合生物反饋治療,術后3個月起可嘗試慢跑、游泳等增強盆底肌力的運動。定期復查腸鏡與腫瘤標志物,術后2年內每3個月隨訪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