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可不是我們常吃的茯苓糕,茯苓是生活當中受到人們喜愛的一種中草藥,茯苓在生活中可以制作成糕點食用,也可以制作成粥或是煲湯食用,茯苓的營養價值非常的廣泛,而且對于身體的各種疾病起到防治和緩解作用,那么中藥藥材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后,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屬于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等同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
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扎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
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對于高血糖人士來說,茯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茯苓能降低血糖,對于高血糖人士來說,茯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對心臟的作用
中醫認為,茯苓可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實驗也表明,酊劑、浸劑能抑制蟾蜍離體心臟,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則能使心收縮加強。對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無鎮吐作用。
以上的文章為大家了中藥藥材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其實非常廣泛作為,平時很多人喜愛使用,茯苓可以用來煲湯,對于水腫,小便不利和傷風感冒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還可以防范頭暈頭痛和上火身體乏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