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可通過藥物引產、手術引產等方式終止妊娠,但需在嚴密監測下由專業醫生評估操作風險。前置胎盤通常由胎盤附著位置異常、子宮內膜損傷、多胎妊娠、高齡產婦、既往剖宮產史等因素引起。
胎盤完全或部分覆蓋宮頸內口時,引產過程中可能出現不可控出血。需通過超聲確認胎盤邊緣與宮頸口距離,選擇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等藥物促宮頸成熟,避免機械性刺激。
多次人工流產或宮腔操作史可能導致內膜基底層受損,胎盤異常植入風險增加。引產前需評估胎盤植入深度,必要時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預處理,減少術中出血量。
雙胎及以上妊娠時子宮過度擴張易引發胎盤低置。此類情況需在具備輸血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可選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術,同步準備緊急剖宮取胎預案。
35歲以上孕婦合并前置胎盤時,子宮收縮力及血管彈性下降。建議采用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配合持續胎心監護,警惕胎盤早剝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既往有子宮切口者發生胎盤粘連概率達30%。需術前備血并準備髂內動脈結扎術,禁用大劑量前列腺素制劑防止子宮破裂。
前置胎盤引產期間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增加腹壓動作。每日監測血紅蛋白及凝血功能,術后給予鐵劑預防貧血。飲食選擇高鐵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配合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恢復期禁止盆浴及性生活,6周后復查超聲評估子宮復舊情況。出現突發性大量出血或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