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可通過鋁碳酸鎂、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酒精刺激、藥物損傷、幽門螺桿菌感染、應激反應、膽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抑酸藥物:
質子泵抑制劑能快速降低胃酸濃度,緩解黏膜損傷。奧美拉唑通過阻斷胃壁細胞氫鉀ATP酶,抑制基礎胃酸分泌;蘭索拉唑作用時間長達24小時,適合夜間反流患者;泮托拉唑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老年患者適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血鎂水平,長期使用可能增加骨折風險。
2、胃黏膜保護劑:
鉍劑在酸性環境下形成蛋白鉍復合物覆蓋潰瘍面。枸櫞酸鉍鉀可促進前列腺素合成,增強黏膜屏障;膠體果膠鉍選擇性黏附于病變部位,持續6小時以上。服藥后可能出現黑便,需與消化道出血鑒別。含鉍制劑不宜連續使用超過8周。
3、抗膽堿能藥物:
山莨菪堿通過阻斷M受體抑制胃腸蠕動,適用于痙攣性疼痛。東莨菪堿透皮貼劑可持續72小時給藥,避免首過效應。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列腺增生者需謹慎使用。可能出現口干、視物模糊等副作用,駕駛前應評估反應能力。
4、促胃腸動力藥:
多潘立酮拮抗外周多巴胺受體,加速胃排空。莫沙必利選擇性激動5-HT4受體,協調胃竇十二指腸運動。甲氧氯普胺可透過血腦屏障,可能引發錐體外系反應。這類藥物與抗酸劑需間隔2小時服用,避免影響吸收。
5、抗菌治療方案:
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采用四聯療法。阿莫西林干擾細胞壁合成,克拉霉素抑制蛋白質合成,配合鉍劑和PPI使用14天。耐藥菌株可替換甲硝唑或四環素。治療結束4周后需進行13C呼氣試驗驗證根除效果,避免重復感染。
急性胃炎發作期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流食,逐步過渡到饅頭、蒸蛋等低脂軟食。疼痛緩解后嘗試腹式呼吸訓練,每日3次餐后30分鐘慢走促進排空。恢復期避免辣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餐具需定期煮沸消毒。持續嘔血或柏油樣便應立即急診處理,排除穿孔或梗阻風險。長期用藥患者每3個月復查胃鏡,監測黏膜修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