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期間補充DHA可通過深海魚類攝入、藻類DHA制劑、調整膳食結構等方式實現。DHA缺乏可能由母親飲食不均衡、吸收障礙、早產兒特殊需求等因素引起。
1、膳食補充:
三文魚、沙丁魚等深海魚類富含DHA,每周攝入2-3次可滿足需求。蛋黃、核桃等食物含α-亞麻酸可在體內部分轉化為DHA,搭配橄欖油烹調能提升吸收率。
2、制劑選擇:
藻油DHA不含魚類過敏原且重金屬風險低,適合素食或過敏體質母親。選擇經臨床驗證的DHA補充劑時需關注每粒含量是否達到200mg以上標準。
3、吸收優化:
同時補充維生素E可防止DHA氧化損耗,餐后服用比空腹吸收率提高30%。存在膽囊疾病或脂肪吸收不良者,建議選擇微囊化DHA制劑。
4、特殊需求:
早產兒母親乳汁DHA含量較足月兒低40%,需在醫生指導下將每日DHA攝入量提升至300mg。雙胞胎哺乳期每日應額外補充100mgDHA。
5、監測調整:
哺乳6個月后檢測乳汁DHA含量,早產兒建議每3個月評估神經發育指數。出現皮疹或消化道不適時應暫停補充并排查過敏原。
哺乳期每日DHA攝入量應維持在200-300mg,除膳食補充外可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營養輸送,護理時注意觀察嬰兒睡眠質量及追視能力變化,早產兒喂養需定期監測頭圍增長曲線。烹調方式優先選擇清蒸保留DHA,避免高溫煎炸導致營養素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