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咳嗽可能由感冒后氣道高反應、過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組胺藥物、抑酸治療、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藥物、抗生素等方式治療。
1、感冒后遺:
病毒性感冒后氣道黏膜損傷可持續3-8周,表現為干咳或少量白痰。避免冷空氣刺激,每日飲用羅漢果茶或蜂蜜水緩解癥狀,蒸汽吸入可濕潤氣道。
2、過敏因素:
過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接觸塵螨花粉后,組胺釋放引發咳嗽變異性哮喘。氯雷他定、孟魯司特鈉可抑制氣道炎癥,定期清洗床品減少過敏原接觸。
3、胃酸刺激:
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間平臥時胃酸刺激咽喉,晨起咳嗽伴反酸。奧美拉唑聯合鋁碳酸鎂減少胃酸分泌,睡前3小時禁食,抬高床頭15-20厘米。
4、慢性炎癥:
慢性支氣管炎可能與長期吸煙或空氣污染有關,通常表現為黃膿痰和活動后氣促。氨溴索促進排痰,多索茶堿緩解支氣管痙攣,需進行肺功能評估。
5、結構異常:
支氣管擴張患者因反復感染導致氣道結構破壞,咳嗽伴隨大量膿痰和咯血。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控制感染,乙酰半胱氨酸霧化稀釋痰液,嚴重者需肺葉切除術。
咳嗽超過8周需進行胸部CT和肺功能檢查。日常增加白蘿卜、銀耳等潤肺食材攝入,堅持腹式呼吸訓練改善通氣功能。吸煙者需立即戒煙,霧霾天氣佩戴N95口罩。出現咯血、消瘦或持續低熱應及時排查肺結核和肺部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