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需通過情緒監測、規律作息、藥物管理、壓力調節、社交支持等方式維持穩定狀態。該疾病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腦結構異常、心理創傷、季節變化等因素有關。
1、情緒監測:每日記錄情緒波動、睡眠時長和精力水平,使用標準化量表評估躁狂或抑郁傾向。發現持續情緒高漲或低落超過一周需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避免自行增減藥物劑量。
2、規律作息:固定每天起床和入睡時間在30分鐘誤差范圍內,午休不超過30分鐘。睡眠剝奪易誘發躁狂發作,建議睡前1小時停止電子設備使用,保持臥室溫度在18-22℃。
3、藥物管理:遵醫囑按時服用心境穩定劑如碳酸鋰、丙戊酸鈉、拉莫三嗪。定期檢測血藥濃度和肝腎功能,碳酸鋰治療期間每日飲水量需保持在1.5-2升,避免劇烈變動鈉鹽攝入量。
4、壓力調節:練習腹式呼吸和漸進式肌肉放松,每周進行3次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連續工作超過2小時不休息,重大決策需在情緒平穩期與醫生討論后實施。
5、社交支持:參加病友互助小組分享應對經驗,提前告知親友疾病發作時的預警信號。建立包含精神科醫生、心理咨詢師、家屬在內的三方溝通機制,每季度進行家庭治療會談。
患者需保持均衡飲食結構,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核桃攝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規律進行瑜伽、太極拳等身心訓練,避免極端天氣出行和跨時區旅行。護理者應學習非暴力溝通技巧,在患者發作期保持環境光線柔和、減少噪音刺激,定期陪同復診并保存完整的癥狀觀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