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可通過外用抗真菌藥、口服抗真菌藥、聯合用藥等方式治療。真菌感染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免疫低下、環境潮濕、糖尿病控制不佳、長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外用藥物:淺表真菌感染優先選擇局部用藥。酮康唑乳膏通過抑制麥角固醇合成破壞真菌細胞膜,對皮癬菌感染效果顯著;聯苯芐唑噴霧劑滲透性強,適用于趾間糜爛型足癬;特比萘芬凝膠對指甲真菌有局部殺菌作用。糜爛部位需先使用硼酸溶液濕敷收斂。
2、口服藥物:系統性感染需聯合口服給藥。伊曲康唑膠囊對念珠菌性食管炎療效確切,需監測肝功能;氟康唑片適用于隱球菌性腦膜炎的維持治療;特比萘芬片對甲真菌病療程需持續12周。肝功能異常者禁用口服唑類藥物。
3、聯合治療:頑固性感染可采用內外聯合方案。外用阿莫羅芬搽劑配合口服伏立康唑治療難治性甲癬;陰道念珠菌病需克霉唑栓劑與氟康唑序貫使用。聯合治療期間需每周復查血常規與肝腎功能。
4、免疫調節:慢性真菌感染患者需增強免疫力。注射胸腺肽可提高T細胞活性,HIV合并口腔念珠菌病需長期服用免疫增強劑。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
5、環境干預:預防復發需消除感染源。煮沸消毒貼身衣物,使用含氯消毒劑處理浴室;穿透氣棉襪保持足部干燥;寵物患癬病需同步進行獸用伊曲康唑治療。
日常飲食需增加富含鋅的海產品和維生素B族的全谷物,避免高糖食物加重真菌繁殖。有氧運動每周3次提升免疫功能,游泳后及時擦干皮膚皺褶處。免疫功能低下者接觸土壤時需穿戴防護手套,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者可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調節菌群。出現發熱、皮損擴散或神經系統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