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切除后月經不會再來。月經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形成的,子宮切除后失去這一生理基礎。
子宮切除術分為全子宮切除和次全子宮切除兩種方式。全子宮切除指切除子宮體和宮頸,次全子宮切除保留宮頸。無論哪種手術方式,術后均無月經來潮。卵巢功能正常時仍會周期性排卵,但子宮內膜缺失使經血無法形成。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可能引起類似更年期的潮熱、出汗等癥狀。
術后生理變化:
子宮切除后體內激素水平可能發生波動。保留卵巢的患者,激素分泌功能通常不受影響,但部分人可能出現暫時性激素水平下降。切除卵巢的患者會立即進入絕經狀態,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激素替代治療。術后三個月內應避免提重物和劇烈運動,防止盆底組織損傷。定期復查盆腔超聲有助于監測卵巢狀況。
術后注意事項:
術后需關注傷口愈合情況,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持續腹痛或發熱應及時就醫。術后六周內禁止性生活,避免盆浴和游泳。飲食上多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制品,促進組織修復。適量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堅持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肉力量,改善術后尿失禁問題。
術后恢復期應保持規律作息,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鐘以上。避免久坐不動,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心理上接受身體變化,通過閱讀、音樂等方式緩解焦慮情緒。配偶及家人應給予充分理解和支持,共同適應新的生活狀態。術后每年需進行婦科檢查,包括乳腺檢查和骨密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