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睫多數情況下無法自愈,需根據病因和嚴重程度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
一、生理性倒睫:
嬰幼兒因鼻梁發育未完全導致的暫時性倒睫,可能隨年齡增長自愈。日常可用清潔棉簽蘸溫水輕輕擦拭睫毛根部,避免揉眼。若伴隨結膜充血,可使用人工淚液緩解刺激癥狀。此階段需每3個月復查一次睫毛生長方向。
二、病理性倒睫:
沙眼、瞼緣炎等炎癥引發的倒睫需先治療原發病。急性期可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配合熱敷促進瞼板腺分泌。瘢痕性倒睫多與外傷或手術有關,需通過電解拔睫術破壞毛囊,重度者需行瞼內翻矯正術。這兩種情況均需在眼科醫生指導下制定治療方案。
長期倒睫易導致角膜上皮損傷,建議佩戴防風鏡減少外界刺激。飲食需增加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蘿卜、豬肝,避免辛辣食物加重瞼緣充血。每日用40℃左右熱毛巾敷眼兩次,每次10分鐘可改善瞼緣血液循環。若出現畏光流淚癥狀持續加重,提示可能已發生角膜潰瘍,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