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血壓高可能由激素水平變化、血容量增加、精神壓力、妊娠期糖尿病、子癇前期等因素引起,可通過飲食調整、適度運動、心理調節、藥物控制、終止妊娠等方式干預。
1、激素水平變化:妊娠期孕酮、雌激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管擴張阻力下降,機體通過升高血壓代償。建議每日監測血壓,避免長時間站立,睡眠時采用左側臥位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壓迫。
2、血容量增加:妊娠期血容量上升40%-50%,心臟負荷加重可能引發血壓升高。控制每日鈉鹽攝入低于5g,增加高鉀食物如香蕉、菠菜的攝入,每周進行3次3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
3、精神壓力:焦慮情緒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促使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可通過正念冥想、音樂療法緩解壓力,保持7-8小時優質睡眠,避免咖啡因攝入。
4、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可能合并血壓升高,與胎盤激素分泌相關。需進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篩查,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5.3mmol/L,餐后2小時<6.7mmol/L,必要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5、子癇前期:胎盤缺血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導致全身小動脈痙攣,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且伴有蛋白尿。硫酸鎂可預防子癇發作,硝苯地平、拉貝洛爾是常用降壓藥物,嚴重時需考慮剖宮產終止妊娠。
孕婦血壓管理需結合個體情況制定方案,每日攝入優質蛋白60-80g,補充鈣劑1000-1200mg,監測體重增長控制在每周0.5kg以內。出現持續頭痛、視物模糊、上腹痛等警示癥狀應立即就醫,妊娠20周后建議每2周進行尿常規和胎心監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