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正常牙列包含28-32顆恒牙,具體數量取決于智齒生長情況。
1、基本數量:
健康成年人標準牙列由28顆恒牙組成,分為上下頜各14顆。上頜包括2顆中切牙、2顆側切牙、2顆尖牙、4顆前磨牙和4顆磨牙;下頜對稱分布相同類型牙齒。這種結構能滿足正常咀嚼功能和語言發音需求。
2、智齒影響:
第三磨牙俗稱智齒,是可能增加的4顆牙齒。約75%人群會萌出1-4顆智齒,使總牙數達到32顆。智齒多在17-25歲萌出,但存在個體差異,部分人群終生不長智齒或僅部分萌出。
3、發育異常:
先天性缺牙可能導致牙數不足,常見于側切牙或第二前磨牙缺失。多生牙則會使牙數超過32顆,多發生于上頜前牙區。這兩種發育異常均需口腔正畸評估是否需要干預。
4、牙齒損耗:
齲齒、牙周病或外傷可導致牙齒脫落,使實際存留牙數減少。及時修復缺失牙能避免鄰牙傾斜、對頜牙伸長等并發癥,建議缺牙后3-6個月內進行種植或義齒修復。
5、特殊人群:
正畸治療患者可能拔除前磨牙創造間隙,牙數會暫時性減少。全口無牙頜患者通過種植體支持式修復可恢復28顆牙齒功能,種植體數量通常為4-8顆。
保持牙齒健康需每日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齲齒和牙周問題。均衡攝入鈣磷維生素D有利于牙槽骨維持,咀嚼粗纖維食物可促進牙周血液循環。出現牙齒松動、持續疼痛或牙齦出血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