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鵝口瘡多數情況下無法自愈,需要醫學干預。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癥,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難以自行清除真菌。
1、鵝口瘡的典型表現:
口腔黏膜出現白色凝乳狀斑塊,常見于頰黏膜、舌面及上腭,強行擦拭后可見充血創面。患兒可能出現拒食、哭鬧等不適表現。新生兒及免疫力低下嬰兒癥狀可能更顯著。
2、臨床治療措施:
使用碳酸氫鈉溶液清潔口腔后,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懸液。哺乳期母親需同步治療乳頭以避免交叉感染。重癥患兒可口服氟康唑,但需嚴格遵醫囑。治療期間需注意奶具消毒,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3、家庭護理要點:
每次喂養后用棉簽蘸溫開水清潔口腔,保持環境通風干燥。母乳喂養者需每日煮沸消毒哺乳內衣,人工喂養者需每次使用后徹底清洗奶瓶。患兒衣物應陽光暴曬殺菌,避免與他人共用洗漱用品。
鵝口瘡患兒需保證充足營養攝入,可少量多次喂養溫涼的流質食物。避免攝入過甜或酸性食物刺激黏膜。注意觀察患兒精神狀態,若出現持續拒食、發熱等癥狀需及時復診。日常應加強嬰幼兒手部清潔,定期消毒玩具等接觸物品,預防真菌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