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療后的牙齒可通過嵌體修復、全冠修復、樁核冠修復、臨時冠保護、定期復查等方式保護。牙齒缺損可能由齲齒、外傷、磨耗、牙隱裂、牙髓壞死等因素引起。
1、嵌體修復:適用于缺損較小的后牙,采用金屬或陶瓷材料定制嵌體,通過粘接技術恢復牙齒形態和功能。嵌體修復能保留更多健康牙體組織,避免過度磨除牙體。修復后需避免咀嚼過硬食物,定期檢查邊緣密合性。
2、全冠修復:對于大面積缺損的前后牙,全冠能360度包裹剩余牙體。金屬烤瓷冠兼具強度與美觀,二氧化鋯全瓷冠透光性更佳。修復前需制備牙體形成肩臺,取模后需佩戴臨時冠過渡。全冠修復后需每年檢查牙齦邊緣狀況。
3、樁核冠修復:當牙體缺損達齦下時,需先植入纖維樁或金屬樁重建核體。樁核能提供額外支撐力,適用于剩余牙壁薄弱的情況。操作需先去除部分根充物,樁體長度需達根長2/3。修復后可能出現樁體松動或根折,需避免側向咬合力。
4、臨時冠保護:正式修復體制作期間,需用樹脂臨時冠維持間隙和美觀。臨時冠能防止牙齒移位和敏感,但強度較低需避免黏性食物。臨時冠邊緣可能刺激牙齦,出現紅腫需及時調整。佩戴時間不宜超過4周。
5、定期復查:修復后每半年需拍攝X線片觀察根尖狀況,檢查修復體邊緣是否密合。使用牙線清潔冠邊緣,選用含氟牙膏預防繼發齲。夜間磨牙患者需佩戴頜墊,避免修復體崩瓷。發現修復體松動或破損需立即就診。
修復后飲食應避免過冷過熱刺激,選擇軟質食物過渡2周。日常使用沖牙器清潔修復體鄰面,巴氏刷牙法維護牙齦健康。前牙修復者需控制柑橘類酸性食物攝入,后牙修復者減少堅果類硬物咀嚼。修復體正常使用年限約8-10年,定期口腔檢查能延長使用壽命。出現咬合不適或牙齦腫脹需及時復查,避免繼發根尖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