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原細胞瘤是一種起源于睪丸原始生殖細胞的惡性腫瘤,屬于生殖細胞腫瘤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睪丸腫瘤的95%。該病多見于15-35歲男性,典型表現(xiàn)為無痛性睪丸腫大,可能伴隨陰囊墜脹感或沉重感。早期發(fā)現(xiàn)時預后良好,五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
1、病理特征:精原細胞瘤由單一類型的腫瘤細胞構成,細胞體積大且胞漿透明,核仁明顯。組織學上可分為典型型、間變型和精母細胞型三種亞型,其中典型型占絕大多數。腫瘤細胞對放射線敏感,這為治療提供了重要優(yōu)勢。
2、臨床表現(xiàn):患者常因無意中發(fā)現(xiàn)睪丸無痛性腫塊就診,腫塊質地堅硬且表面光滑。約25%病例可能出現(xiàn)轉移癥狀,如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引起的腰痛、腹部包塊,或肺轉移導致的咳嗽、咯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內分泌異常表現(xiàn),如男性乳房發(fā)育。
3、診斷方法:超聲檢查是首選影像學手段,可顯示睪丸內均質低回聲團塊。血清腫瘤標志物如甲胎蛋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有助于鑒別診斷。確診需依靠睪丸根治性切除術后的病理檢查,術前禁忌穿刺活檢以避免腫瘤擴散。
4、治療原則:I期患者行高位睪丸切除術后可選擇密切隨訪或輔助放療;II期需聯(lián)合腹膜后淋巴結放療;III期則以化療為主,常用方案包括順鉑、依托泊苷和博來霉素組成的BEP方案。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考慮精子冷凍保存。
5、預后因素:臨床分期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I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過98%,而晚期病例降至70%左右。腫瘤大小、浸潤范圍、血清標志物水平也是重要評估指標。規(guī)范治療后復發(fā)率低于5%,但需終身隨訪監(jiān)測。
日常需保持陰部清潔干燥,避免劇烈運動造成陰囊外傷。飲食應保證優(yōu)質蛋白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硒元素。康復期患者可進行散步、游泳等低強度運動,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和胸腹CT。出現(xiàn)異常體重下降、骨痛等癥狀需及時就醫(yī)排查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