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呼吸困難、胸痛可能與肺栓塞有關,需通過血氧監測、D-二聚體檢測、CT肺動脈造影等方式確診。肺栓塞通常由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妊娠期高凝狀態、長期臥床、創傷或遺傳性易栓癥等因素引起。
妊娠期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滯易形成深靜脈血栓。血栓脫落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可引發栓塞,表現為突發呼吸困難、胸痛伴咯血。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穿戴彈力襪促進靜脈回流。
孕婦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使凝血因子Ⅱ、Ⅶ、Ⅹ活性增強,同時蛋白S水平下降,形成生理性高凝狀態。這種變化雖為分娩止血做準備,但會增加血栓形成風險。建議每天飲水2000ml以上,適量食用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妊娠中晚期身體負荷加重,部分孕婦活動量顯著減少,肌肉泵作用減弱導致靜脈血流緩慢。每天進行30分鐘孕婦瑜伽或散步,臥床時做踝泵運動腳尖上下擺動,能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肺栓塞可能與抗磷脂抗體綜合征、遺傳性蛋白C缺乏等易栓癥有關,通常表現為不對稱下肢腫脹、皮膚瘀斑。需檢測抗心磷脂抗體、蛋白C活性等指標,確診后需遵醫囑使用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抗凝藥物。
肺栓塞除典型胸痛外,可能伴隨暈厥、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循環障礙表現。突發單側腿圍增粗超過3cm時需警惕深靜脈血栓,應立即就醫進行血管超聲檢查。
孕婦出現呼吸困難伴胸痛需立即測量血氧飽和度,低于94%時應急診處理。日常飲食增加菠菜、獼猴桃等維生素K含量穩定的食材,避免突然停用抗凝藥物。每周3次水中步行可減輕關節壓力,同時通過水壓促進靜脈回流。若D-二聚體檢測值超過孕周正常范圍3倍以上,需在48小時內完成肺動脈CTA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