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信息發達的今天,每天都有人轉發分享各種偏方,“根治,不手術,見效快”等字眼,讓很多腫瘤患者“深陷其中”蟾蜍就是其中之一“網紅。”那么蟾蜍真的可以治腫瘤嗎?蟾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蟾蜍真的能抗腫瘤嗎?
現代研究發現,蟾蜍的這些部位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強心利尿,對癌癥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蟾蜍毒素可以誘導腫瘤細胞的分化和凋亡,恢復耐藥細胞對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 根據歷代本草和《中醫詞典》,蟾蜍可用于全身,包括干蟾皮、蟾頭、蟾酥、蟾舌、蟾肝、蟾蜍膽等傳統名貴中藥。其主要成分是甾體、生物堿等數十種生物活性物質。
1、蟾酥:即蟾蜍耳后腺和皮膚腺分泌物,具有悠久的入藥歷史,也是最傳統的。據中醫記載,蟾蜍酥味甘、辛辣、性溫、有毒,主要用于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疾病,用量為0.01~0.03克,外用適量。
2、蟾衣:是中國大蟾蜍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定期自然蛻皮的角質形成膜。蟾蜍服裝自發現以來,已被廣泛用作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抗感冒、病毒等功效,對肝腹水、腫瘤疾病有一定療效,也能有效改善免疫功能,促進人體代謝的自然平衡,劑量為0.12~0.18克。
3、蟾皮:為蟾蜍去除內臟干燥的尸體,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小兒營養不良、慢性氣管炎、喉嚨痛、癤子等疾病,也可用于各癥治療或化療和放療。
蟾酥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1、蟾蜍酥具有解毒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
2、蟾蜍酥是蟾蜍的一種分泌量小,能達到麻醉止痛的效果。
3、同時,它也有一定的毒性。其主要功能是解毒止痛,開竅醒神。
具體表現為:一是蟾蜍酥的解毒止痛作用主要適用于各種有毒疾病,如各種疼痛、傳染性疼痛、腫瘤性疼痛等。目前,蟾蜍酥多用于癌癥疼痛,如白血病、腫瘤性晚期疼痛等,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二是蟾蜍酥具有醒神開竅的功效,可作用于神經中樞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