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潔性行為后可通過性病篩查、HIV檢測、乙肝丙肝檢測、生殖系統檢查、尿液檢查等方式排查風險。不潔性行為可能由病原體感染、皮膚黏膜損傷、防護措施缺失、多性伴侶接觸、酒精藥物影響等因素引起。
1、性病篩查:
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淋球菌培養、衣原體核酸檢測是針對性傳播疾病的核心項目。生殖器皰疹病毒抗體檢測可輔助診斷HSV感染。窗口期后復查能提高準確性。
2、HIV檢測:
第四代HIV抗原抗體聯合檢測在暴露后2-4周具有初篩價值。核酸檢測能更早發現感染,但需配合Western blot確認試驗。暴露后72小時內可考慮阻斷治療。
3、肝炎病毒檢測:
乙肝表面抗原和丙肝抗體檢測需納入常規篩查。肝功能異常者需加查HBV-DNA或HCV-RNA。疫苗接種史不明者應檢測乙肝表面抗體。
4、生殖系統檢查:
婦科檢查發現宮頸糜爛需行HPV分型檢測。男性尿道分泌物鏡檢可初步判斷非淋菌性尿道炎。陰道微生態檢測適用于異常分泌物患者。
5、尿液檢測:
尿常規中白細胞酯酶陽性提示尿路感染可能。淋球菌PCR檢測適用于無癥狀攜帶者篩查。晨起首次排尿前段尿標本檢出率更高。
建議檢查前24小時避免性生活及陰道沖洗,穿著寬松衣物便于采樣。高風險暴露后需在1-3-6個月分階段復查,期間嚴格使用安全套。日常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復,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可提升免疫功能。生殖器區域出現潰瘍、贅生物或異常分泌物應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