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溝炎屬于皮膚科或外科診療范疇,具體分診需結合感染程度和并發癥情況判斷。
1、皮膚科處理:甲溝炎早期表現為甲周紅腫熱痛,皮膚科可通過外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控制淺表感染。對于真菌性甲溝炎,需聯合抗真菌藥物如特比萘芬、環吡酮胺。
2、外科干預:當形成甲下膿腫或嵌甲時需外科處理。常見術式包括部分甲板切除術、甲緣楔形切除術,嚴重者需拔甲治療。術后需定期換藥避免繼發感染。
3、分診原則:無化膿傾向的輕度炎癥首選皮膚科;出現波動感、膿液積聚或反復發作建議外科評估。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應盡早轉診外科。
4、鑒別診斷:需與銀屑病甲、甲癬、化膿性指頭炎區分。皮膚科可進行真菌鏡檢、細菌培養等實驗室檢查,外科通過影像學排除骨髓炎可能。
5、聯合診療:慢性甲溝炎常需多學科協作,皮膚科負責藥物管理,外科處理結構異常,內分泌科調控基礎疾病。嵌甲患者可能需矯形外科制作甲板矯正器。
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透氣,避免修甲過深或穿窄頭鞋。急性期可每日用溫水浸泡患指,水中加入少量碘伏或高錳酸鉀。修剪指甲時應留出1-2毫米白色邊緣,呈平直形而非圓弧形。運動時選擇寬松透氣的運動鞋,跑步等沖擊性運動可加裝減壓鞋墊。飲食注意補充鋅牡蠣、牛肉、維生素C柑橘、獼猴桃促進傷口愈合,血糖異常者需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