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瘙癢可能由局部炎癥、分泌物刺激、皮膚干燥、細菌感染、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清潔護理、藥物緩解、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醫療干預等方式治療。
1、炎癥刺激:痔核充血腫脹時可能刺激肛周神經末梢,伴隨滲出液增加。每日用溫水坐浴2次,水溫控制在40℃以下,避免使用堿性肥皂。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減少摩擦。
2、分泌物殘留:痔瘡出血或直腸黏液可能附著在肛周皮膚上。排便后建議用智能馬桶沖洗或醫用棉球蘸生理鹽水清潔,必要時使用含氧化鋅的護臀膏隔離刺激物。
3、皮膚屏障受損:反復抓撓導致角質層破壞可能引發干燥性濕疹。局部涂抹含薄荷腦的止癢藥膏,睡前可敷冷藏后的蘆薈膠。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濕巾擦拭。
4、繼發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加重瘙癢。確診后需使用酮康唑乳膏或莫匹羅星軟膏,合并真菌感染時口服伊曲康唑。保持患處通風干燥。
5、過敏反應:衛生巾染料或痔瘡膏輔料可能誘發接觸性皮炎。更換為無香型護理產品,暫停使用含利多卡因的外用藥。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抗過敏。
痔瘡瘙癢期間需增加膳食纖維至每日30克,推薦火龍果、奇亞籽、燕麥麩等食材。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每小時做5分鐘提肛運動。選擇平角內褲減少摩擦,夜間睡眠采取左側臥位減輕靜脈壓力。當瘙癢持續1周不緩解、出現膿性分泌物或發熱時,需排除肛周膿腫或特異性皮炎可能,及時進行肛門鏡檢查和分泌物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