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是視網膜靜脈血管壁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飛蚊癥和視網膜出血。病因可能與免疫異常、感染、血管炎等因素有關。
1、免疫異常:
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結節病等,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視網膜靜脈血管壁,導致炎癥反應。這類患者需進行免疫抑制劑治療,同時需定期監測免疫功能和眼底變化。
2、感染因素:
結核桿菌、梅毒螺旋體等病原體感染可能引發血管炎性反應。結核性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患者會出現特征性的"蠟燭淚滴樣"滲出,需進行抗結核治療;梅毒性患者需規范驅梅治療。
3、血管炎癥:
系統性血管炎如結節性多動脈炎可累及視網膜血管,表現為血管白鞘、出血和滲出。這類患者往往伴有全身癥狀如發熱、乏力,需進行全身抗炎治療和血管保護。
4、特發性因素:
部分年輕患者無明確病因,稱為Eales病,好發于20-40歲男性。典型表現為反復玻璃體出血,可能與氧化應激和血管通透性改變有關,需密切隨訪觀察。
5、繼發損害:
長期炎癥可導致視網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嚴重者引發玻璃體積血、牽拉性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晚期患者可能出現繼發性青光眼,需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或抗VEGF治療。
患者應保持低脂低鹽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吸煙者需立即戒煙,高血壓患者需嚴格控制血壓。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出現視力驟降、視野缺損等癥狀需立即就診。建議每3-6個月復查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監測病情變化。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用眼,可適當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溫和運動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