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檢RBC指顯微鏡下觀察尿液或體液中的紅細胞數量,可能由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腎炎、外傷或生理性因素引起,需結合其他檢查明確病因。
尿路感染或膀胱炎可能導致紅細胞通過受損黏膜進入尿液。典型癥狀包括尿頻尿急、排尿灼痛,部分患者出現下腹墜脹感。治療需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抗生素,同時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
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移動時劃傷泌尿道內壁,引發鏡下血尿。多伴隨突發性腰腹部絞痛、惡心嘔吐。直徑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口服坦索羅辛配合跳躍運動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處理。
腎小球腎炎或IgA腎病會導致紅細胞從腎小球基底膜漏出。常見晨起眼瞼浮腫、泡沫尿,血壓可能升高。確診需進行腎穿刺活檢,治療選用纈沙坦、潑尼松等藥物控制炎癥反應。
劇烈運動、月經污染或長時間站立可能造成一過性紅細胞增多。這種狀況通常無其他不適癥狀,復查后數值多恢復正常。建議避免過度運動,女性留取尿標本時避開經期。
膀胱癌或腎癌早期可能僅表現為無癥狀鏡下血尿。中老年患者如持續檢出紅細胞,需進行泌尿系CT或膀胱鏡檢查。腫瘤病灶可通過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或腎部分切除術治療。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攝入,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竹筍。每周進行3次30分鐘有氧運動促進代謝,避免久坐憋尿。復查尿常規前24小時應禁食動物內臟及維生素C制劑,留取晨起中段尿送檢最為準確。若連續三次檢測異常或伴隨體重下降、持續腰痛等癥狀,需及時就診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