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可通過光化學療法、局部藥物治療、全身藥物治療、表皮移植手術、心理干預等方式治療。白癜風通常由自身免疫異常、遺傳因素、氧化應激、神經化學因子、精神創傷等原因引起。
1、光化學療法:
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和308nm準分子激光是臨床常用光療手段,通過刺激黑素細胞遷移和增殖改善皮損。治療需每周2-3次,3-6個月可見顯效,面部和軀干療效優于肢端。光療可能出現輕微灼熱感,需配合潤膚劑使用。
2、局部藥物治療: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軟膏、糖皮質激素鹵米松乳膏、維生素D3衍生物卡泊三醇可調節局部免疫反應。適用于面積小于體表面積10%的局限型,連續使用3個月需評估療效。注意激素類藥物不宜長期用于面部。
3、全身藥物治療:
口服小劑量激素潑尼松、免疫調節劑環孢素、抗氧化劑α-硫辛酸適用于進展期泛發型??赡芘c甲狀腺抗體陽性、暈痣等自身免疫異常有關,常伴隨毛發變白、同形反應等癥狀。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和血壓。
4、表皮移植手術:
負壓吸皰法和自體黑素細胞移植適用于穩定期節段型,治愈率可達60%-80%。手術禁忌證包括瘢痕體質、活動期皮損。術后可能出現色素沉著不均,需聯合光療促進色素融合。
5、心理干預:
認知行為療法可緩解病恥感,團體心理輔導能改善社交回避。白癜風患者抑郁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常人,心理應激可能通過神經肽釋放加重病情。建議加入患者互助組織,使用遮蓋化妝品改善外觀。
日常需避免暴曬和皮膚摩擦,多攝入富含銅元素的食物如牡蠣、堅果,配合太極拳等舒緩運動調節免疫。穩定期患者可嘗試補骨脂酊聯合日光照射,進展期應及時就醫控制皮損擴展。治療期間每3個月需復診評估色素再生情況,肢端型白癜風可能需要延長療程至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