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疣與尖銳濕疣可通過發病部位、病原體類型、皮損特征、傳播途徑及高危因素進行鑒別。兩者分別由人乳頭瘤病毒HPV不同亞型引起,尋常疣常見于手足部,尖銳濕疣好發于生殖器及肛周。
1、發病部位:
尋常疣多出現在手指、手背、足底等易受摩擦部位,呈單發或多發粗糙丘疹。尖銳濕疣主要發生于外生殖器、肛周、陰道及尿道口等黏膜區域,皮損常呈菜花狀或乳頭瘤樣簇集分布。
2、病原體差異:
尋常疣主要由HPV-1、2、4型等低危型病毒引起,不致癌。尖銳濕疣多由HPV-6、11等高危型導致,部分亞型與宮頸癌、肛門癌等惡性腫瘤相關。
3、皮損形態:
尋常疣表現為邊界清晰的角化性丘疹,表面粗糙伴有黑點血栓性毛細血管。尖銳濕疣初期為淡紅色小丘疹,進展期形成濕潤柔軟的贅生物,易出血糜爛。
4、傳播方式:
尋常疣通過皮膚直接接觸或污染物間接傳播,常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尖銳濕疣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少數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或污染器械感染。
5、高危因素:
尋常疣與皮膚破損、免疫力下降有關。尖銳濕疣多見于性活躍人群,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吸煙及免疫抑制狀態會顯著增加感染風險。
建議出現疑似皮損時盡早就醫確診,避免自行處理導致擴散。皮膚科醫生可通過醋酸白試驗、HPV分型檢測或病理活檢明確診斷。日常需注意個人衛生,尖銳濕疣患者應暫停性行為并通知伴侶共同篩查,尋常疣患者需避免摳抓皮損。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降低HPV感染復發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