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感染可通過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療、切開引流、手術切除、日常護理等方式處理。粉瘤感染通常由細菌入侵、皮膚破損、免疫力低下、皮脂腺堵塞、繼發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感染初期可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患處,每日2-3次減少細菌滋生。避免擠壓或抓撓粉瘤,防止感染擴散。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穿透氣棉質衣物減少摩擦刺激。
2、抗生素治療:中度感染需口服頭孢氨芐、阿莫西林或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控制炎癥。粉瘤可能與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病原體有關,通常表現為紅腫熱痛、膿液滲出等癥狀。用藥期間忌辛辣飲食,觀察是否出現藥物過敏。
3、切開引流:形成膿腫時需由醫生在無菌條件下切開排膿,清除壞死組織。術后每日換藥,使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繼發感染。操作后需加壓包扎,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傷口裂開。
4、手術切除:反復感染者建議行粉瘤切除術或皮脂腺囊腫摘除術,徹底去除囊壁防止復發。術前需完善血常規檢查,術后7-10天拆線。瘢痕體質者需配合硅酮凝膠預防增生。
5、日常護理:恢復期避免游泳、桑拿等浸水活動,沐浴后及時擦干傷口。飲食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C攝入,如雞蛋、西蘭花促進組織修復。規律作息提升免疫力,每周進行快走、瑜伽等溫和運動。
粉瘤感染期間應每日觀察傷口變化,出現發熱或疼痛加劇需及時復診。控制油脂分泌需減少油炸食品攝入,多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濕食物。恢復后定期皮膚護理,使用含水楊酸的潔面產品預防毛孔堵塞,選擇無油配方的保濕產品維持皮膚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