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清潔、性伴侶同治、定期復查、避免再次感染等方式治療。淋病通常由不潔性生活、黏膜損傷、免疫力低下、共用物品、母嬰垂直傳播等原因引起。
1、不潔性生活:
無保護性行為是淋病奈瑟菌傳播的主要途徑,生殖器黏膜接觸含菌分泌物后感染風險顯著增加。建議使用避孕套阻斷傳播,性行為后及時用清水沖洗外陰。
2、黏膜損傷:
生殖器部位存在微小裂傷時,淋球菌更易侵入深層組織??赡芘c過度清潔、衣物摩擦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痛、異常分泌物增多。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選擇純棉透氣內衣。
3、免疫力低下: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群體更易發生淋球菌定植。可能與免疫細胞功能抑制有關,通常表現為反復感染、癥狀遷延不愈。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補充維生素C增強抵抗力。
4、共用物品:
接觸被污染的毛巾、浴缸可能間接傳播,淋球菌在潮濕環境可存活10-24小時。75%酒精擦拭物品表面,個人衛浴用品單獨存放可降低風險。
5、母嬰傳播:
孕婦感染可能導致新生兒結膜炎或肺炎。分娩時產道接觸是主要傳播途徑,表現為嬰兒眼瞼紅腫、膿性分泌物。妊娠期需完成淋球菌篩查,新生兒需預防性使用紅霉素眼膏。
日常飲食可多攝入酸奶、西蘭花等富含益生菌和維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加重泌尿系統不適。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但急性感染期需暫停性生活。出現尿道流膿、睪丸脹痛等癥狀應立即就醫,規范使用頭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環素等藥物治療,性伴侶需同步檢查治療。治療期間每日更換消毒內褲,癥狀消失后仍需完成復查確保病原體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