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指踝部韌帶因過度拉伸或撕裂導致的損傷,多由運動失衡、路面不平、穿鞋不當、關節穩定性差或外力撞擊引起。
快速轉向或跳躍落地時足部內翻,外側韌帶承受過大張力。建議運動前進行踝關節環繞、提踵練習增強穩定性,急性期采用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
行走或跑步時踩踏凹陷地面易致足部突然內翻。選擇平整場地活動,穿戴護踝或高幫鞋提供支撐,損傷后48小時內避免熱敷。
高跟鞋或鞋底過軟的運動鞋增加扭傷風險。日常建議穿鞋幫硬度適中的運動鞋,康復期可進行踝泵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既往扭傷未徹底恢復或先天韌帶松弛者易反復損傷。可能與距腓前韌帶陳舊性損傷、踝周肌力不足有關,通常表現為腫脹、淤斑。需通過平衡墊訓練、彈力帶抗阻練習強化肌群。
運動碰撞或重物砸壓迫使踝關節超限活動。可能與跟腓韌帶撕裂、距骨移位有關,常伴關節彈響及活動受限。急性期需石膏固定,慢性不穩者可考慮韌帶重建術。
恢復期每日攝入20克乳清蛋白促進韌帶修復,進行坐姿提踵、抗阻背屈等訓練,睡眠時用枕頭墊高患肢減輕水腫。若持續疼痛超過兩周或無法承重,需骨科排查骨折及韌帶完全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