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需通過血管超聲、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血液生化檢查等方式確診。
頸部血管超聲可評估鎖骨下動脈狹窄程度及血流方向,無創且經濟便捷。超聲能直接觀察到椎動脈逆向血流現象,這是診斷該病的關鍵依據。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但需避免頸部佩戴飾品。
CTA能三維重建血管結構,清晰顯示鎖骨下動脈狹窄位置及側支循環。檢查需注射碘對比劑,腎功能不全者慎用。該技術可同時評估主動脈弓變異情況,對手術規劃有重要價值。
MRA無需電離輻射,利用血流信號生成血管圖像。對碘過敏患者可替代CTA,但檢查時間較長。時間分辨MRA能動態觀察血流動力學改變,敏感度達90%以上。
DSA是診斷金標準,可實時觀察血流動力學變化。需穿刺股動脈插管,存在0.5%并發癥風險。檢查能精確測量狹窄程度,為支架植入術提供導航。
需檢測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標,評估動脈硬化危險因素。纖維蛋白原升高提示高凝狀態,C反應蛋白反映血管炎癥程度。這些指標對病因判斷及二級預防有指導意義。
確診后應控制血壓血糖,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戒煙限酒,冬季注意肢體保暖,定期復查血管超聲監測病情進展。出現眩暈加重或肢體無力需立即就診,必要時考慮血管成形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