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反應通常不會持續整個孕期,多數孕婦在妊娠12周后癥狀逐漸緩解。孕吐可能由激素水平變化、心理壓力、胃腸功能紊亂、妊娠劇吐、多胎妊娠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心理疏導、補充維生素B6、靜脈補液、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是孕早期惡心嘔吐的主要原因,該激素在妊娠8-10周達到峰值后逐漸下降。建議晨起前食用蘇打餅干,避免空腹狀態觸發嘔吐反射。
焦慮情緒可能加重妊娠反應,孕期抑郁量表評分較高者更易出現持續性孕吐。正念冥想和心理咨詢能降低壓力激素水平,每日進行20分鐘腹式呼吸練習有助改善癥狀。
孕激素松弛消化道平滑肌導致胃排空延遲,表現為餐后腹脹嘔吐。少食多餐模式優于三餐制,選擇生姜制品、酸奶等易消化食物可減輕不適。
可能與胎盤組織異常分泌促甲狀腺激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體重下降超過5%及酮尿癥。靜脈輸注葡萄糖電解質溶液可糾正脫水,必要時使用昂丹司瓊、多潘立酮等止吐藥物。
雙胎孕婦體內激素水平更高,約35%會經歷持續性孕吐。這類情況需監測肝腎功能,嚴重時可考慮短期使用甲潑尼龍控制癥狀。
孕吐期間應保證每日攝入130g碳水化合物預防酮癥,選擇香蕉、米粥等低脂食物。室內種植薄荷或檸檬香蜂草有助于緩解惡心感,輕度活動如散步能促進胃腸蠕動。若出現嘔血、意識模糊等危重癥狀需立即就醫,妊娠20周后持續嘔吐需排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并發癥。保持環境通風避免油煙刺激,記錄嘔吐頻率和體重變化有助于醫生評估病情。